NEWS · 新闻资讯
您当前的位置是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

国家首次明确“新基建”范围

发布时间:2020-04-21 人浏览

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中国“新基建”的范围、当前的工作重点。据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表示,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:

1-200421150ZU00.png

一是信息基础设施。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,比如,以5G、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、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,以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,以数据中心、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;

二是融合基础设施。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,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,比如,智能交通基础设施、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;

三是创新基础设施。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、技术开发、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,比如,重大科技基础设施、科教基础设施、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。

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,伴随着技术革命,“新基建”的内涵、外延不是一成不变的。下一步将加强顶层设计,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,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、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。

5G、大数据将加速,1个新领域曝光

2020年以来,中国高层密集提及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”。地方政府亦迅速响应,自2020年以来,已有25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及“新基建”,其中 8 个地区明确规划了2020年内计划新建5G基站的数量,合计超过30万个。

4月20日,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:下一步,国家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为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,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,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。市场预期5G、大数据中心的部署、建设将进一步加快,投资进度大概率将超预期。

5G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,未来所有科技的发展都将源于5G网络的建设,因此加大5G的投入,对我国信息化建设、科技升级等都有重大的意义,5G有望成为下一步扩大内需的投资重点。

5G本身会带来海量的数据,随着5G时代的来临,数据量会呈现指数级的增长,因此需要数据中心来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。而在疫情中,数据中心支撑的云计算成为“宅经济”中的最大亮点。远程办公、在线教育、在线购物、游戏娱乐等都有赖于数据中心的保障,对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数量和处理能力的需求都有了明显的提升。因此加强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已被普遍认同。

截至2019年底,5G基站建设数额已超13万个,用户规模增速超100万/月,用户规模与网络覆盖范围同步扩大,且在国家高层定调之下,推进速度或超预期。同时据赛迪顾问的数据测算,2019-2021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保持30%以上增速,到 2021年达到 4920.3 亿元。同时,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也将加速,将推动大数据在金融、电信、医疗等领域的应用。

值得注意的是,4月20日发改委对“新基建”的定调更透露了一个重要“预期差”,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“新基建”范畴,而此前热议的7大“新基建”领域并没有卫星互联网的身影。中国卫星互联网纳入“新基建”范畴,存在明显的预期差。卫星互联网的建设将有望使低通信延时、高定位精度的应用场景得到广泛应用。

据赛迪智库无线电管理研究所的报告显示,卫星互联网的投入成本随着技术进步明显下降,各国纷纷将卫星互联网建设上升为国家的战略之一。国内有研究机构表示,中国卫星互联网纳入“新基建”范畴,预计将1.1万颗左右卫星入轨,卫星制造端2021年或达22.5亿美元,2027年或将达58.1亿美元。

各路企业大手笔投资,阿里云2000亿加码新基建

2020年有望成为“新基建”大规模铺开的元年,叠加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建的政策效应,以科技基建、技术创新为内核的新基建,吸引了各路资金的关注。

中国移动表示,2020年将大幅提高5G资本开支,提升至约1000亿元,较2019年公司完成5G相关投资的240亿元有较大幅度提升。

阿里云20日宣布加码新基建,3年再投2000亿元,用于云操作系统、服务器、芯片、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。



上一篇 : 大华股份AI荣获场景分析评测全球排名第一
下一篇:暂无
返回列表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Copyright © 微企吧VQI8 版权所有